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國迎來“民法典時代”。一年來,民法典順利實施,法治精神日益深入人心,有力保障民事關系和諧有序、社會穩(wěn)定安寧,讓每個人收獲更多切切實實的“法治紅利”。
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法律傳統、法治信仰和法治自信集大成者,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穩(wěn)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發(fā)展完善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于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民法典,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從依法審理高空拋物案件,治理“城市上空之痛”;到撤銷一方隱瞞重大疾病的婚姻關系,保護家庭成員合法權益;再到判決明確安裝監(jiān)控不得侵擾他人生活安寧……民法典頒布實施以來的一系列案件備受關注,彰顯對公民權利的全面保護,厘清各類民事責任邊界,讓經濟社會運行更加有章可循。
事異時移,法隨時變。規(guī)定單位防范和處置職場性騷擾的義務,明確網絡虛擬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確立參加文體活動“自甘風險”原則,增加“居住權”規(guī)定為“住有所居”提供法律保障……民法典回應經濟社會發(fā)展新情況新問題,填補立法空白,更好發(fā)揮“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價值引領作用。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民法典的有效實施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期待民法典普法工作繼續(xù)深入開展,各級政府機關真正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等的重要標尺;司法機關秉公司法、公正辦案,及時出臺司法解釋,加強案例指導,讓社會公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讓民法典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成為每個人的行為準則。
(羅沙 袁晟)
[編輯:
戎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