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石錘、一把鎬頭、幾根粗麻繩……簡單的勞動工具,就地取用石材,搭建出來的石頭房屋“屋”美價廉且堅固耐用。這樣的絕活,正是來自含山縣仙蹤鎮(zhèn)的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六衖村壘石技藝。
11月9日下午,記者見到了六衖村壘石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年逾70的徐貽懷老人。老人正在自家門前的一條下山水道邊忙活著,一段30多米的下山水道,已經(jīng)壘了1米多高。大大小小頁子石堆在一邊,老人操起石塊,一片片堆上去,不合適放在手心,用鐵錘一敲,立馬碎成許多小塊,再拿來填補縫隙,壘好的墻面整齊又方正。
年輕的時候,老人也曾和村里幾個勞動力一起走南闖北,靠手藝活吃飯。“如今老了,在家也閑不住,沒事的時候就在門前屋后拾掇拾掇、修修補補,干了一輩子的手藝,丟不掉?!毙熨O懷說。
15歲師從舅舅,徐貽懷的壘石技術(shù)是大家公認的好。自家哥哥家的房屋,就是徐貽懷19歲那年親手搭建的?!艾F(xiàn)在基本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后來只是稍微加高了一點。”建房子和壘河道比起來,工藝要更加復雜,要求也更高?!翱p隙要做到中間高,兩面略低,這樣才能不漏風不漏雨。”
在六衖村,隨處可見這樣的工藝建造的房屋,有的房屋久無人居,茅草屋頂早已不知所蹤,石頭墻壁卻仍然完好地挺立在那里,只是年代久遠,石縫里面生出了許多苔蘚和藤蔓植物,留下風雨侵蝕的痕跡,古樸又顯滄桑?!皶r間最久的該有近200年的歷史了?!绷i先輩們就是用這樣的石頭建起房屋、灶臺、圍墻、小橋、渠道等等,“石頭部落”的稱號也由此而來。
鑄“力”行動·融媒體大練兵活動
第四采訪組
文圖/記者 陳敏娟 劉明培
董全喜 胡乾亮
[編輯:
邵國權(quán) 審核:戎小平 監(jiān)制: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