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詩人。
公元761年,李白落魄客居龍山東麓,與谷家的先人谷蘭馨結為好友,李白在谷蘭馨陪同下無數(shù)次登臨青山,尋訪謝朓遺跡,終有“宅近青山同謝朓”的遺愿。谷蘭馨離世之前留下祖訓:李白遺骸可葬于當涂谷家的土地,子孫當世代照看李白之墓。55年后,李白生前的好友范倫之子范傳正將李白墓地遷移到了青山腳下。自此,谷家人便成了李白的守墓人。
只因先祖的一句諾言,世代谷家人接力踐諾整整1200年。如今,一位谷家后人正恪守先人遺愿,精心守護著李白墓園,并義務承擔導游兼講解員。他就是當涂縣李白墓園管理所辦公室主任,在李白墓園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守墓人——“中國好人”谷常新。
接過守墓接力棒
“兒時記憶里,老人們總愛念叨:李白晚年經(jīng)常在谷家飲酒然后登山,是谷氏先祖的朋友,一定要遵照先祖的囑托,好好照看李白的墓穴?!惫瘸P抡f,自己心目中早已把李白當作了自己的祖先。談起接過守墓的接力棒,谷常新坦言這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太白祠內(nèi),一塊800多年前的碑文記載,太白墓 “東以谷氏為鄰”。宋明時期,谷氏家族很多人外遷,但仍然留下兩個兄弟繼續(xù)為李白守墓。
1938年,太白祠遭遇戰(zhàn)火,面對將要坍塌的李白墓,谷家人出資將其修葺一新。直至解放前,谷家人一直自發(fā)維護、整修李白墓,前后共出資修葺12次。1979年,當涂縣人民政府準備重修李白墓。聽說此事后,谷常新的叔叔谷經(jīng)朝主動要求守護太白墓,直到2003年才離開。上世紀80年代以來,谷家先后有7人在李白墓園工作。
1985年,李白墓擴建成李白墓園,征用附近村民20多畝地,其中就包括谷蘭馨第49代孫谷常新家的兩畝多地。當時對被征地的農(nóng)戶有個“二選一”的安置政策:一個方案是,每畝補償費3000元,自行安排就業(yè);另一個方案是,每畝補償費450元,可以進園當合同工。在那個“萬元戶”已是香餑餑的年代,幾乎所有人都選擇了第一個方案,唯獨谷常新選擇了進園當合同工。
“李白如同我們家族的一位老朋友。我從小在墓地周邊玩耍,談戀愛時還把對象領到李白墓前,就像是給老長輩掌掌眼、把把關一樣。我在這里立業(yè)成家,度過了最美好的青春,每次踏進這里,滿懷感恩。”說起這段緣分,谷常新感慨萬分。
無悔當好守墓人
清晨6點,濕潤的風吹過長江,拂過青山,谷常新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開園前,他要清掃李白墓、太白祠、享堂、眺青閣等處共1萬多平方米;開園后,為前來參觀拜謁的游人做好講解。谷常新每天重復著單調(diào)而枯燥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未改變。不僅如此,由于李白墓園人手不夠,他還動員妻子陳曉妹一起看守墓園。
“我的人生都在園里,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著特別的感情,這里就是我的家。”谷常新說。從李白墓維修方案,到太白祠重修設計,再到整個墓園的園林規(guī)劃,每一處都傾注著谷常新的心血。
“那時條件艱苦、經(jīng)費有限,我每天都跟著叔叔、哥哥,開著手扶拖拉機,自帶鍋巴、饅頭,四處尋找樹木花草、古樁紫藤、假山奇石,想把墓園修出樣子來?!惫瘸P抡f。說起守護李白墓的點點滴滴,谷常新記憶猶新。
當好守墓人,還要當好“講解員”。勤奮好學的他不但苦讀李白詩歌,提升古文功底,還多次參加國內(nèi)舉辦的各類關于李白的學術研討班。如今,谷常新不僅能流利地介紹李白與當涂的情緣,對李白跌宕的人生經(jīng)歷也能娓娓道來,尤其對李白的詩歌更是信手拈來,深受李白研究學者和游客的喜愛。
他常感慨,開始守墓的那一天,完全沒有料想到自己能在日復一日的守墓生活中領略到詩的美?!白x著李白詩歌長大的中國人,今天仍可以到這里對月祭掃、灑酒吟詩。這種感覺在墓前變得真實,又因為穿越時空而顯得浪漫?!彼f。
接力踐諾有后生
年過半百的谷常新早就思忖著一件事,那就是由誰來接自己的班?兒子谷萬皓生在園里,長在園里,自小耳濡目染,甚至熟諳了一套墓園的解說詞。可兒子大學畢業(yè)后,已進入高速公路部門工作。好在谷萬皓后來調(diào)到馬蕪高速太白收費站工作,緊挨著李白墓園。
可谷常新還是覺得若有所失,和兒子商量后,就做起了兒媳婦郭芳的工作。結婚前,兒媳婦在南京一家企業(yè)上班,月收入5000元。而李白墓園缺額的講解員,月收入才2000元出頭。被父子倆的熱情和真誠所感動,2015年9月,郭芳來到偏居山隅的李白墓園,成為一名講解員。至此,世代守護李白墓的谷家又有了新一代接棒人。
“未來的李白墓園一定會越來越好,一定會有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前來參觀拜謁詩仙李白?!惫瘸P抡f,他要一直守著墓園,直到守不動為止。谷氏家族將繼續(xù)遵守先人遺訓,世代守護李白墓地,代代相傳、永不離棄。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孫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