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安徽日報報業(yè)集團東籬工作室
策劃|史力
記者|許昊杰劉洋羅廣心
像筍一樣脆嫩、像水果一樣多汁的姜,您吃過嗎?
在安徽銅陵,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huán)境孕育出了當?shù)靥赜械陌捉?。在這片位于長江沿岸、江南一隅的土地上,種植白姜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吃姜也早已成為這里的習俗,一直溫暖著銅陵人的口和胃。
11月11日,“銅陵白姜種植系統(tǒng)”被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令人欣喜的是,這也是安徽首個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
一塊姜,何以“征服”世界?
這份底氣源自千百年來的傳承。
北宋典籍《本草圖經》記載:“姜,今處處有之,以漢、溫、池州為良”。由此可見,在當時銅陵所屬的池州府,銅陵白姜已經以優(yōu)良品質聞名于世,并形成了一定產量和規(guī)模。
事實上,銅陵白姜的種植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時期,曾在宋、明、清時期被列為朝廷“貢品”。
銅陵白姜的優(yōu)良品質,除了有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的造化外,更離不開在千百年傳承和發(fā)展中所形成的獨特種植系統(tǒng)。
其中,姜閣保種催芽、高畦高壟栽培、搭棚遮蔭生長三項栽培技藝是銅陵白姜獨特種植技藝的精華所在,是世代姜農在兩千多年的種植歷史中總結出的農耕智慧,并被形象地概括為“深挖起壟,切芽播種,搭棚遮蔭,收獲手拔,姜閣儲種,爐火催芽”二十四字口訣。
日前,在銅陵白姜核心產區(qū)義安區(qū)天門鎮(zhèn)的一處姜閣,經營戶吳成林正忙著將村民們送來的姜種“上姜閣”。
這是銅陵白姜一項獨特的保種催芽技術——用荷葉將姜種包裹,置于姜閣之上,再鋪上茅草層層整齊擺放,待到冬至前后開始燒火保暖,可保障姜種安然越冬,為來年豐產豐收孕育希望。
姜閣建造、上閣、燒火去水、保溫和催芽等技藝都是姜農在實踐摸索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無一不體現(xiàn)出姜農的創(chuàng)造力與勞動智慧。目前,在天門鎮(zhèn)五峰村,還保留著一處百年姜閣,承載著白姜的歷史文化。
當前銅陵白姜收獲期已過,只剩部分田塊還留有準備育種的白姜,姜田中還留有傳統(tǒng)栽培技藝的痕跡。
“高畦高壟栽培也是我們姜農獨特的種植方法。”曾種出過兩屆“姜王”的姜農朱賢發(fā)說,根據白姜的生長習性和當?shù)氐臍夂蛱攸c,當?shù)亟r在白姜播種時,先在姜田里做高畦高壟,把姜種在溝底側壁上。在白姜生長過程中,再將壟上的土與有機肥混合培到姜株根部。經過多次追肥和培土,使得原來的溝變壟,原來的壟變溝。
溝壟交替的栽培技術可以保證在多雨的氣候下,及時排水防澇,也保證了白姜生長期的養(yǎng)分需求。這一方法也為白姜創(chuàng)造出黑暗、濕潤的生長條件,保持子姜皮薄幼嫩,節(jié)間長而飽滿。
在姜田上,用竹竿搭建的姜棚如今還留有稀疏的茅草,這項“搭棚遮蔭”技藝更能體現(xiàn)姜農的智慧,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白姜喜蔭,怕陽光直射,姜農就地取材,利用山上木材和芭茅作為原材料,在姜種播種后,開始搭建姜棚遮蔭?!便~陵市農業(yè)農村局研究員姚繼貴解釋道,隨著生姜不斷長大,對光照的需要越來越多,芭茅不斷腐爛掉落,姜棚的透光性也越來越高,正好滿足白姜“苗期三分太陽七分陰,后期七分太陽三分陰”的光照需求。
遮蔭棚存在于整個白姜的生長期,是銅陵白姜種植系統(tǒng)中的一道獨特農業(yè)景觀。銅陵傳統(tǒng)農諺“端午蓋頂,重陽見天”,說的正是姜棚隨自然腐蝕而顯現(xiàn)的光照狀態(tài)。如今,一些姜農用遮陽網取代芭茅覆蓋姜棚,但銅陵仍有不少姜農傳承傳統(tǒng)栽培技藝,保證銅陵白姜能有最佳品質。
“在長期的農耕實踐中,銅陵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白姜文化,每年秋天白姜收獲季節(jié)在銅陵街頭總能看到百姓刮姜、曬姜、腌姜的場景?!卑捉芯繒睍L劉家有表示,每年清明時節(jié),銅陵會舉辦“下姜閣”活動,舉行開姜閣儀式,唱開閣歌;秋分時節(jié),舉辦“開市”活動,包括朗誦白姜頌文、拔姜、“姜王”評選等內容。
在銅陵,一塊姜,一座城。銅陵白姜“塊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質脆嫩、香味濃郁”,素有“中華白姜”的美譽。目前,銅陵市白姜種植面積6000多畝,開發(fā)出糖醋姜、醬汁姜、糖冰姜等80余種產品,總產量超1萬噸,年綜合產值約10億元。
寒風漸起,一瓶腌制好的銅陵白姜,繼續(xù)溫暖著銅陵人的秋冬。他們相信,一塊生姜也能“征服”世界,也承載著“姜”來更好的殷殷希冀。
部分視頻素材及圖片來源:銅陵市委宣傳部、銅陵市白姜研究會、銅陵市農業(yè)農村局、銅陵日報、銅陵市義安區(qū)融媒體中心、銅陵市郊區(qū)融媒體中心、銅陵山禮文化傳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