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白玉以為面兮,懷琬琰以為心?!冻o·七諫》
君子比德于玉,
自古人們以玉為喻,
表達對高潔品行的尊崇。
玉,堅若金剛,溫潤而澤,
以其不凡風(fēng)骨,
孕育出華夏所獨有的文化符號。
安徽淮南武王墩,
楚考烈王大墓,
沉睡兩千多年后,
一件件珍稀文物得以重現(xiàn)。
這是一枚剛剛拂去封塵的玉佩,
雖有歲月沁染,仍熠熠生華。
其玉質(zhì)細潤沉厚,顯而不揚,
恰如古人崇尚的君子品德。
其龍形霸中藏拙,威而不怒,
蘊含著澤被蒼生的王者氣度。
石之美者為玉,
五千年前,
以紅山、凌家灘、良渚為代表,
玉石制作已經(jīng)達到很高的水準(zhǔn)。
人們選取外表美觀的玉石,
精雕細琢制成飾品,
并賦予禮儀意涵。
西周至漢代,
隨著工藝提高,選材更為優(yōu)質(zhì),
所用礦種與后世知名的
和田玉、岫巖玉等已近一致。
與此同時,
玉逐漸被賦予更多文化寓意,
所謂集天地之靈氣,
凝日月之光華,
孕萬物之豐采。
《禮記》有云,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從禮儀重器,到日常佩飾,
玉都承載了豐富的精神寄托。
春秋戰(zhàn)國時期,
社會變革,百家爭鳴,
玉文化也呈現(xiàn)鮮明地域特色。
楚國玉器融江淮吳越等地之長,
不拘一格,浪漫奔放。
武王墩墓的這枚玉佩,
以青白玉料精心雕琢,
龍身造型生動流暢,
沉穩(wěn)而不呆板,
矯健而不張揚。
通體谷粒紋細膩飽滿,
細看又似旋渦似卷云,
動感多變,放達不羈,
正是楚器的典型風(fēng)格。
在完全依靠手工工具的年代,
如此技藝與匠心,
足以令后人折服。
楚人以鳳為先祖圖騰,
在南北文化交融中,
也形成對龍的崇拜。
龍鳳并尊,
是楚文化多元開放的特征,
也長久影響后世。
考古研究表明,
到戰(zhàn)國后期,
龍形、龍紋已成為楚國玉飾的典型元素。
武王墩墓的這枚玉佩,
狀若游龍飛升,
回首傲視天地,
所透射出的,
正是一個古老民族的信心與力量源泉。
玉汝于成,不懼萬千磨礪,
龍行天下,護佑國泰民安,
一枚古老的玉佩,
映襯出中華文化的精神傳承,
綿綿不斷,生生不息。
總制片人丨白瑪央金
總導(dǎo)演丨李本揚 于飛
業(yè)務(wù)指導(dǎo)丨艾達 田云華
總撰稿丨姬強
本集導(dǎo)演丨雷飚
攝影丨梁治 李峻 苗毅萌 王帥